1. 首页
  2. 口语
  3. >

许国璋英语视频(许国璋的英语)

他说英语不是知识,而是工具。每节课的背景知识解析都特别体现了徐国章广阔的视野。徐国章曾表示,“徐国章英语”的流行只能说明英语界的落后,他的兴趣已经转向了语言哲学。50岁的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学生庄一川告诉记者,徐国章的发音是标准的牛津发音。他说的句子很长,而且喜欢一个接一个地使用复杂的句子。学生们知道他们无法模仿他,只能深深地敬佩他。……徐国章这个名字如此响亮,似乎除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外,中国还有另一种英语,叫做“徐国章英语”。而他本人则是最后一个被定义为“英语大师”的人。他说英语不是知识,而是工具。学好英语就是知识,英美街头都是学者?“外人只知道我是一名英语教育家,其实我认为我首先是一名语言哲学家,我就是一名哲学家。”他说。

《徐国章英语》

许国璋英语视频(许国璋的英语)

《徐国章英语》起源于196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编写,英语专业教材第1-4卷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编,徐国章主编。首席。

徐国章从来不乱用文章,每一篇文章都经过反复修改、打磨,具有鲜明的“徐国章特色”。冰心的女儿吴冰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什么是英语口语考试的文章。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的人都知道,他“话不奇怪,永远不会停止说话”。他认为中外学者的英语水平都可以提高。196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8册《英语》,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重要的英语教材。刘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64年考入暨南大学外语系,上课时用的是徐国章主编的《英语》第一册。

“文革”后,英语专业面临无纲、无计划、无教材的局面。《英语》的修订和重印被提上日程。商务印书馆外文部编辑朱原参与组织工作。他向记者回忆,商务印书馆在西郊一家“富豪”酒店租了两个房间。徐国章在那里主持修订了第62版前四卷。这套教材改编再版后,不仅被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使用,而且被社会上许多大学和英语补习班的公共英语课程所使用。一时洛阳纸贵。

1979年,陈元回国,调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一个下雪的冬日早晨,他去上班,看到大楼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从王府井转向灯市西门。他问排队的一个年轻人想买什么书。对方说他想买明天电台播出的《徐国章英语》。他怕自己买不到。随着自学考试的兴起,《徐国章英语》的销量不断增加。到20世纪80年代末,年销量已达30万册。

课本每课后都有笔记。朱元曾向徐国章建议是否可以将这些注解编入索引,以方便读者;张道真出版了一本英语语法书,也收录了它。结果徐国章说:你拿我和他比怎么样?朱元感叹徐国璋很有学问,但太狂妄了。

新编徐国章英文

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急需一批畅销书。当时,外研社常务副院长李鹏义多次恳求徐国章,希望他能支持学校出版社,由外研社出版《英语》。

后任外国语学院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的李鹏毅向记者介绍了英语口语考试的内容。他读书时没有上徐国章的课,但经常去听他的课。徐国章有句名言:“没有那千言万语,别来听我的课”。

1980年,国家通过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徐国章现任英语集团副董事长兼负责人。当时,李鹏毅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在外国语学院,还兼任编委会北京办公室秘书。

徐国章对于李鹏益对英语口语测试的要求有些犹豫,但表示愿意将自己正在撰写的《徐国章新英译》提交给外语研究出版社出版。新教材的周期太长。李鹏益建议,《英语》每章开头应有“指导”,结尾应有“自学教程”,这与原版有所不同。

徐国章亲自与商务印书馆谈判。他说:“外国语学院是我在大学任教的出版社,现在需要我的支持。另外,我想出版老年书籍,而其他人则在抚养孩子。”商务印书馆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

1992年,《徐国章》由外研社出版。当年,《外研社》利润增加数百万元,出版十年内发行量达到700万册,《外研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

1993年,徐国章花了六年时间编辑多稿,由外文研究出版社出版了《徐国章新英文版》。他在序言中写道,他编辑的《英语》虽然是畅销书,但时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新教材应该向世界开放,注重传播文化信息。

他的教程非常个人化。例如,在第二卷第二课“新加坡”中,他写道:新加坡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一个转口港。它的建立取决于稳定性、技术和有远见的政治家。

每节课的背景知识解析都特别体现了徐国章广阔的视野。他指出,高层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流行的词语,原来的多层建筑、摩天大楼不再常用;access是一个现代英语流行词;Hope是过去30年的一个英语单词。中的一个流行词。它以口语形式使用,“保守派作家拒绝使用它”。

《徐国章英语新版》第一、二册出版后,已发行20万余册。1993年下半年后,徐国章身体不适,销量不如《徐国章英语》,后两册就没有编辑出版。

“我投入了我的心和灵魂”

徐国章曾表示,“徐国章英语”的流行只能说明英语世界的落后,他的目的已经转向了语言哲学。1984年底,69岁的他辞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主任职务,成立外国语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兼任《北京外国语》杂志《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我投入了全部的心和灵魂。”进去)。徐国章为《外语教学与研究》撰写多篇论文和书评。其中,18篇学习英语的“编者注”带有浓重的“徐印记”。1992年邓小平南训英语培训后,徐国章在4月份的《编者按》中盛赞南训从语言学家的角度证明了语言的力量“惊人之大”、“一言必应”。遵循”,即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他指出,新形势下,中国外语界应该反思自我、完善自我。

徐国章多次表示,大学的中文系和外语系要衔接。中文系不应只注重训诂、音韵、汉语语法,外语系也不应只注重外语流派之间的争论,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小天地。他自己练习并参加讲习班,努力理解《说文解字》。他说他想挑战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他的研究论文《以及他的语言哲学》和《序言中的许慎的语言哲学》发表后,他非常自豪,认为自己在自己的地盘圈子里击败了他们。在中国学术界击败了他们在国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原所长沈家轩告诉记者,很多人对“马氏文通”不以为然,认为它充其量是对拉丁文语法的模仿。但徐国章认为,马氏文通不是模仿者,而是模仿者。他是一位伟大的原创创造者。“文通这个词也可以解释为普遍语法。”沈嘉轩表示,这样令人震惊的说法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很难接受,但它确实指出了《麻事文通》中常人忽视的常见语法概念。

《外语教学与研究》编委会一度闹得沸沸扬扬。1992年底的一个晚上,徐国章把王克非叫到家里。说完编辑刊物的事,突然对他说道:“可非,我要你答应我,不要离开我们刊物。”王克非郑重地答应了。他因小腿残疾,1977年高考及随后五次考研均落榜。徐国章看中了他的研究能力,拒绝了所有录取他攻读研究生的理由。他信守对徐国章的承诺,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30余年,担任主编22年。

“一个老人和两个丈夫”

英语世界的人们都知道,北京外国语大学曾经有过“一个老人和两个男人”。第一个是徐国章;第二个是王佐良和周觉良。他们三人来自同一所学校,是清华大学外语系的同学。1936年秋,徐国章从上海交通大学转学到清华大学。他的同学李福宁很快发现徐国章的英语水平比其他同学要高。他能读懂歌德原来的德语散文。四年级时,“徐国章英语”背后其实有一位哲学家。叶公超教授翻译课,要求学生翻译《史记:项羽本纪》。他最满意的是徐国章的译本,认为其风格与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颇为相似。

50岁的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学生庄一川告诉记者,徐国章的发音是标准的牛津发音,而且说话很长。他喜欢一个接一个地使用复杂的句子。学生们知道他们无法模仿,只能深深地敬佩他。

徐国章常说,教他的学生不是“英语教学”,而是“英语教育”,就是用英语作为学习文化、了解世界、陶冶灵魂的工具。在吴冰眼里,徐国章和她母亲冰心那一代老知识分子一样,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精通外语的中国文化人。

徐国章曾说过,只有读大书,才能学到很多东西。周留溪记得徐国章对英语语法“大书”的一句话评价:斯威特的书是先锋,克鲁辛加和波茨玛是学霸式,叶博森是多才多艺,库姆是严肃,赞德沃特的文雅,夸克的著作是分类的。

徐国章说,要迎接知识的挑战,就必须读书。他的阅读习惯是从中学开始的。1932年淞沪抗战期间,在苏州读中学,后回到上海家乡。他无处可去,只能读书,于是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故事。

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学习期间,他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他曾为《英语世界》杂志撰文“Yes,suchTouchingScenesdoExist”。他在文中回忆了1937年秋至1938年春在长沙临时大学的时光。

他写道,南岳山上有白龙潭,背上有大石壁,山水倾泻而下。湖谷内有数十间砖木结构的房间,门前有草坪,可容纳一两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