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英语培训
  3. >

九年级上期末总结学生(九年级上期末总结英语)

9 年级期末总结论文,第1 部分

九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本学期内容较多,导致复习时间较短,只有两周。为迎接期末统一考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更好的成绩,结合所教班级学生情况,现向您提供本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九年级第一学期:

九年级上期末总结学生(九年级上期末总结英语)

1. 审查目标

落实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复习时突出重点,把知识串成小网,力求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力求扎实有效,避免白费力气。 1.通过单元块专项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综合训练,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知识之间的关系,理清内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2. 审核方法

1、总体思路:分为单元题目先复习,再综合练习; 2、单元题目复习方法:先用单元试卷做,然后老师根据试卷的反馈进行讲解,然后布置作业查漏补缺; 3、综合练习:老师及时细致批改,针对学生在点评、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并进行巩固训练。

三、方法和措施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终审17日开始。根据往年期末调查论文的命题特点,精心挑选了一些新颖、有代表性的题型,写入复习讲稿。前三章花了3天时间复习完毕。虽然最后两章只是学到的内容,但我准备再复习一下。 12月17日复习二次根式12月18日复习一变量二次方程12月19日复习旋转12月20日、21日复习圆12月22日复习圆1月23日、24日复习初步概率1月23日、24日综合练习与实际操作第:章课文复习,一课测试。在一课中进行了解释。第二阶段: 综合训练(模拟练习) 该阶段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方法是:从市调查试卷、其他县市调查试卷、自编模拟试卷中选取少量进行训练。每道练习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并重点点评。

4、审查阶段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课内与课外、讲授与实习的关系。课堂上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全体学生为中心,注重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不以讲代学,以行代学,不顾高低。课外练习必须精心设计,精心构造问题,合理消化所学知识和方法,留有思考空间,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练习量要均衡,减轻学生负担,量要适中。 (2)阶段性复习与整体提高的关系。审查分两个阶段完成,但每个阶段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应在课堂教学和练习中尽可能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科之间的渗透、知识的应用和时代的相关性,这样有利于减少复习的时间。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过程中量的积累,实现质的转变突破,提升整体绩效。总之,在数学期末复习中,我力求做到选材细化、指导方法、双基训练和能力提升并重。努力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2]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内容很多,而且下学期开学是三月初,距离中考很近,所以这学期不仅要完成九年级(Part 1)的数学学习任务,需要教九年级二次函数的章节(Part 2),导致这学期的复习时间很短,只有两周左右最多。根据实际情况,专项生产计划如下:

(一)审查目标

(1)第21章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根主要是计算。教师提前全面复习概念、性质、方法,并添加适当的练习,特别是一变量二次方程的三个重要题型: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一变量二次方程的解;单变量二次方程的应用。课堂上,应对这些题型一一进行总结和讲解,更要注重解题方法的针对性。最后,我们检查日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弥补不足。

(2)第23章是几何部分。本章重点介绍旋转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所以记住属性是关键,学习应用它们也是关键。你要知道,生活中的旋转随时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你必须非常熟悉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多练习,总结常见的轮换问题。

(3)第24章主要是圆的教学。学生不一定熟悉本章试题的实际问题背景,因此应重点关注与教材同步的题型,并熟记圆的垂直直径定理。让学生主动操作直角三角形与垂直直径定理的联系,并得出结论。老师在课堂批阅时,尽量做到精准多练,多做动手操作。尝试让学生结合各种几何图形总结圆与圆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方法。

(二)审查方法

(一)强化培训

这学期的计算、证明题较多,复习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特别是二次函数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分类型练习。重点是正确选择解题方法和培养学生检查计算结果的习惯。还有几何证明题。我们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争取少丢分,达到证明简洁、严谨的效果。

(二)强化严格管理要求

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情况和学习水平的严格要求,对相应的知识和知识内容进行反复讲解和练习。需要学习一点,掌握一点。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要加强课后辅导,及时纠正错误。

样学好数学的讨论。 第十一周:主题班会:学习方法的介绍。 第十二周:互帮互学活动的总结,一帮一挂勾联系效果如何,及时加以改正完善。 第十三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一些文娱活动; 第十四周: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以学业为重,不受外界干扰。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十七周、第十八周:抓好后期学习。 九年级上期末总结范文第5篇 2017年9月,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积极推进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初中学习中部分学科分化相对严重的现象,因材施教,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尊重学情差异、体现学科本质、转变学教方式,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丰富了学校的办学思想。 也是从这一年起,学校面临升学率的挑战、生源知识结构的差、优质生源的流失严重、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以及师资力量呈现不均衡现象等等,朱子曰:“困勉行者,勇也。”面对这些情况,为了让学生得到最优发展,更好的贯彻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我校丢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科学性的分层教学。 一、三年分层走班探索 第一阶段(2017学年) 这阶段可谓“初心已启,行远自迩”,我们走出了勇敢的一步,由浅入深,步步前行。 1、学科分层:九年级的数学、科学按1个A层次(基础扎实),4个B层次(基础一般),1个C层次(基础薄弱)进行教学班划分教学(其他学科在原行政班进行教学)。 2、学生分层:九年级目前共计276名学生,6个班级,分层后每个教学班预计约46名学生。具体分层如下:其中八上期末语文,英语占10%,数学,科学占15%,八下期中语文,英语占10%,数学科学占15%,八下期末语文,英语占20%,数学,科学占30%,按上述比例折合而成的综合成绩排名,每个班前五名直接为C层次(共30人),除此30人之外再排名前16的同学也为该组的A层次,允许某些同学根据自身实力弃权进入B1层次,空缺名额按综合成绩依次递补;综合成绩排名后46的同学为该组的A层次;其他学生为B层次,平均分成四个教学班,进行分层走班。 第二阶段(2018学年) 这阶段我们“致知力行,行而不辍”,改变已经开始,只要路是对的,我们便不停止探索、努力、尝试。 1、学科分层:九年级的语数外科按1个A层次(基础扎实),5个B层次(基础一般),进行教学班划分教学(其他学科在原行政班进行教学)。 2、学生分层:九年级6个班级。具体分层如下:其中八上期末,八下期中,八下期末,按上述总分2:3:5比例折合而成的综合成绩排名,由于(1)班(2)班的前30名的学科占一半以上,其他班级前30名分配到(1)(2)班,再(1)班(2)班进行分成A、B两个层次,进行分层走班。 第三阶段(2019、2020学年) 这阶段“奋楫笃行,行稳致远”,我们愈走愈坚定,愈来愈稳。 1、学科分层:九年级的语数外科按1个A层次(基础扎实),5个B层次(基础一般),1个C层次(基础薄弱)进行教学班划分教学(其他学科在原行政班进行教学)。 2、学生分层:九年级6个班级。具体分层如下:其中八上期末,八下期中,八下期末,按上述总分2:3:5比例(其中语文、数学、外、科、社的权重为1.5,1.5,1.2,1.8,0.8)折合而成的综合成绩排名,总分前40名组成一个A层次新的班级,由于(5)(6)学科成绩相对差,两个班级学生综合成绩的60%的学生组成一个B层次与C层次的新的两个班级,这样初三形成7个班级,1个A层次,5个B层次,1个C层次进行分层走班。 二、分层走班三年实践思考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三年中一点点小小的光亮积聚,逐渐照亮“分层走班”未来的路。 (1)第一年尝试分层走班时,6个班由数学、科学走班模式,虽然教师有强烈的团结合作态度,开始学生之间在课间基本没有交流,所以少一种班级体的归属感,但慢慢地,学生在走班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习惯态度各不相同,有着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一起上课,可能会使这种不良习惯影响扩大化。这一届学生的中考成绩并没有由于走班使中考成绩带来惊喜。 (2)第二年根据学情,我们尝试另外一种形式走班时,就是小规模,两个班之间分A、B班,其他班级中优秀的学生走班到A班,这种情况,教师的合作更融洽,学生的归属感更强烈,纪律培养更容易,管理起来更方便,所以中考成绩大放异彩。但这种模式真的可行吗?还是有疑问。 (3)第三次尝试是去年2020年毕业学生,学生的情况差异明显,部分班级的学困生比较集中,所以根据这一情况,学校决定,每个班级部分学生进行走班,集中一起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组织教学,教师合作意识很强烈,从中考来看,考出了水平,教出了成绩!分层走班也不断激发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不仅要精心备课,而且要努力加强彼岸再学习,也是对“教学相长”很好的诠释。 三、分层走班后师生的现状 1、学生反响: 一个班的学生,根据学习能力高低和学习意愿等,分为A、B或A、B、C等不同层次,A层是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B层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分好层后,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组成班级。大家不在原有班级上课,而是流动起来。老师在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上课,形成走班。 学校实行分层走班制教学后,自己的教学感受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学生的学习面貌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以前上课时,有的同学听不懂就干脆不听了,或者听得昏昏欲睡。现在是给我们一个适合自己的教材,在我们认知的水平上能够听得懂,就会给我们自信和培养出学习兴趣。 有的在以前,老师为了照顾学困生,不会讲太多的难题,现在的优秀生可以见到更多的高难度题,也变得更加自信。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若未来可期,何惧素履以往。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可以跨层流动,比如C层学生能力提升、成绩提高,经考核后可进入B层学习,更加促进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刚毕业初三学生,一年前曾有次“选拔”,选出来的同学重新组成一个班。这批孩子不是最拔尖的尖子生,也不是排在最后的后进生,而是学业水平处在中间的学生,也是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一批学生。新班级组成后,老师们进行有针对地教学,学生学得更加有针对性,更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在中考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2、教师反响 随着初中学科难度加深,特别是我校生源薄弱,尖子生不多,中等生和后进生多情况下,在传统的统一教学要求下,很多老师往往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结果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学不会”,分层走班,对学生都有好处。 在初中学习阶段,很大一部分是学习兴趣决定学习成绩。对于BC层的学生,教师会制定专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而对于A层的学生,也能够激发他们的优越感,挖掘深层潜力。 同一个班上,学生水平大致相似,教师可以因材施教,上课教的内容和课后布置的作业更有针对性,同学们学起来,兴趣和信心都大了不少,学习效果更好。